——访内江市东兴区双桥镇中心校校长余国忠
副区长林海亮到校慰问教师及指导工作
教育局李方可局长到校慰问教师及调研工作
百姓生活网内江讯(记者 梅亮 梅吉雨)近年来,内江市东兴区双桥镇中心校在东兴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东兴区教育局的指导帮助下,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双桥镇中心校发展的第一要务,始终把发展创新放在全校一切工作的首位,特别是领导班子解放思想、攻坚克难,增强机遇意识、忧患意识;增强发展的危机感、使命感和责任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抓内涵促发展、强管理创特色”的发展之路上,努力探索边远山区学校素质教育的发展之路,取得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领导部门的充分肯定,倍受社会各界关注。
内江市东兴区双桥镇中心校的教学质量何以得到大家的肯定、关注?他们在边远山区的教学上取得了哪些成果和成功经验?带着相关问题,本网记者专访了双桥镇中心校校长余国忠。
余国忠校长愉快地接受了记者的采访,他说,提升教学质量是东兴区双桥镇中心校大力推进发展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余国忠坦率地说,一所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是学校立足的根基,也是发展的目标,要用教育教学的质量向社会、向人民群众作出交待,我们一直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做着努力。教育教学质量如果不能保持良好势头和领先水平,争创一流农村学校只能是空谈,可喜的是有学校全体教职员工的齐心协力、兢兢业业、脚踏实地地工作,有我们双中人以办人民满意教育的信心和决心,有具有和谐奉献精神的领导班子的努力工作,我们教学第一线的老师和中层干部们付出了的努力,使我校在普通年级的教学上有了较大提高,毕业班教学成绩也逐步提高。
余国忠校长接受记者采访
余国忠校长正在备课
余校长指出,今年以来,我们依然以毕业班为突破口,狠抓教育教学质量。实行领导干部包班制,每人负责一个毕业班,树立同荣辱的合作意识。由于地处农村这一客观事实,外来人口逐步增加、流动性大,我校生源素质总体不高,教学质量面临的困难相当大,对此,我经常与分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教科室主任等一起研究策略,制定管理措施。2017年中考成绩喜人:国重15人,省重以上85人,重普升学率分别达到47%和75%;2018年中考再上新台阶:国重上线18人,比2017年增加3人,一批次上线人数76人,国重上线人数连年增长,创造了双桥中学一个新的高度。
“众所周知,加强校风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是一所学校当前发展难题的关键点和突破点,双桥中心校是如何破解这道难题的呢?”记者问道。
余国忠校长沉思片刻,语重心长地说道,学校以培育人才为根本任务,而培养人才以德为先,因此德育在教育工作中处于领先的地位。同时,培养出品德高尚的人才,必须首先要求教育者具备高尚的道德风范。为此,我们在学校工作决策过程中高度重视德育工作。
文化走廊
一年来,我们结合学校实际,先后开展了师德建设演讲、师德答卷等活动。同时,发挥传承文化的作用,以此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由于德育教育及管理观念得到了领导、老师们的认可和支持,管理细致到位,学校形成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尤其是在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上初见成效。
余校长强调,在过去的一年中,一方面我们坚持理论学习,深入思考、研究学校改革和发展问题,努力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管理艺术;另一方面,我们大胆培养班子成员的管理能力,提高学校整体的管理水平。同时,对班子成员严格要求、增强服务意识,成为“和谐、奉献、学习”的团队。从一年来的运行情况看,我校班子是富于改革意识和创造精神的,是朝气蓬勃的,是团结进取的。
教育竞争越来越激烈,我的危机感也越来越强烈,也希望全校教职员工既要坚定信心,又要有危机感、紧迫感,树立忧患意识;我们每一位老师,都不能躺在自己的历史上,枕着昔日的荣耀。我校当前可以说是处于一个关键时刻,我们的教师需要提高认识水平,自觉形成一种爱岗敬业、安贫乐教的思想境界。通过不断地学习,教师的服务意识有所增强,工作由被动转向主动,教书育人的积极性也较高,用双中教师特有的精神风貌迎接未来,我们用跑百米的速度和人家比长跑,只有实现跨越式前进,学校才能持续发展。
“近年来,学校是如何坚持‘科研兴校’的方略,促使学校教育工作上水平、素质教育上台阶?”记者又问。
“科研兴教是高层次办学的必由之路,是一所学校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也是教育发展的一大契机。”余国忠校长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他指出,本学期双桥中心校开展的区级科研课题《农村初中语文“自主阅读”有效教学方法课题研究》,正是抓住了我校教育发展的契机,推出了科研兴教项目。目前,此项课题研究已经顺利结题。
不仅如此,我们学校在开展研究课题的同时,学校还积极开展了相关教改活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受到上级教科部门的一致好评。首先,我校组织全镇教师开展优质课比赛、公开课活动、新教师教研课、毕业班教师交流会等活动。其次,我还鼓励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向上一级的报刊杂志投稿,尤其是本年度教师们撰写论文的积极性很高,在质量和数量上得奖面创历史新高。
教学大楼一角
多媒体教学教室
余国忠校长强调,一所学校开展素质教育不能光挂在口头上,还要落实在行动上。近年来,我校投入重金打造学校的硬件设施建设,促进了学校的全面发展。其中,投入241万元新修教学楼一栋、153万元改造教学楼和运动场、50万元改造学生公寓、 30万元改造微机室、60多万元购置电子白板17套、180万元添置理科仪器设备、音体美器材和图书2万余册。引人瞩目的是:我们开展的各类比赛活动和群体活动收到显著成效,受到学校教师和家长的高度评价。
据统计,近年来,我校田径、篮球队、足球队不断书写辉煌与奇迹。在比赛中也取得了令人骄傲的成绩,其中,田径队在2017全区田径运动会中位居总分第六名;篮球队包揽2017年全区中、小学生篮球冠军并代表内江市参加全国姚基金比赛获得金奖;这也是近十年来内江市的最好成绩,其中冯朝霞同学被选派到美国进修短训;女子足球队获2018年东兴区首届中小学联赛冠军。通过这一系列活动的开展,学校师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展示了才华,提高了自身素质。
“未来双桥中心校的发展思路有何新的设想呢?”记者最后问道。
当谈到东兴区双桥中心校未来的发展思路时,余国忠校长非常兴奋,他说,我们将坚持用党的十九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和推动我校开展各项工作,重点解决好师生生活和校园文化建设工作。我们将按照“三位一体”、“四态合一”、“三个先行”的要求,把双桥中心校的文化建设作为最主要的工作来抓。作为校长,我非常重视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提倡民主管理,依法治校,并携同工会关心教师生活。
校园运动场地一角
余国忠校长说,我们要注重青年教师、干部的培养,多方调动教师积极性。另外,根据我校环境特点和学校布局的需要,充分发挥校园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使全体师生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提高思想觉悟、道德修养和良好行为习惯。
总之,校园文化建设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需要反思和思考的地方较多,只有大胆探索,不断实践,经过全体的教职员工的通力合作,双桥中心校未来的教育将更加辉煌。
采访结束,走出余国忠校长的办公室,记者思绪万千……内江市东兴区双桥中心校历来就有深厚的人文渊源,在奋力打造高层次办学的关键时刻,双桥中心校找到了科学发展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我们相信:在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双桥中心校的教学质量将会产生越来越重大的影响,尤其是创立了“在求实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的发展理念,一定会使学校的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谱写双桥中心校发展创新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