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刚(左一)和村民交流
百姓生活内江讯 东兴区是全国中医药先进单位和天冬道地药材产地,其出产的天冬平均浸出物含量达95%,品质远高于其他产地。2021年,东兴区旗帜鲜明地将天冬产业作为“一号工程”,规划以郭北镇、石子镇、白合镇为核心种植区域,联动成渝,打造万亩天冬产业园。
在全区上下齐心打造“天冬之乡”之时,东兴区纪委监委也下沉一线,开展“融入式”监督,助推天冬产业稳步发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
全程融入 纪检干部成“土专家”
3月,正值天冬栽种期,在东兴区郭北镇青台村,村民们正忙着分苗、施肥、改土。和他们一起干活的,还有郭北镇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潘刚。
分苗现场,潘刚剥开一株带着泥的天冬种苗放入口中。“颜色黄白、没有杂质、质润多汁、味道甘苦,这批种苗不错,大家辛苦了,抓紧在清明前种下去。”潘刚介绍,天冬最佳种植时间段在清明节之前和9至10月。当前,青台村又要扩种50亩天冬。
“天冬药用价值高,经济效益也好,按规划,郭北镇将集中在青台村种植天冬4000亩。为监督护航,镇纪委以监督者的身份融入到产业发展全过程。”因“融入式”监督,潘刚成为一名天冬种植“土专家”。
潘刚介绍,在选购种苗时,镇纪委就开始介入。为确保购回的种苗符合标准,纪委会派人员考察苗圃基地,选回后再送农科所以及请村里的“土专家”鉴定。种植时,纪委也不放松监督力度,不仅要确保技术规范,还要让天冬在最佳时间段完成种植。
天冬成熟需3年,针对后期管理,镇纪委也将继续开展监督,确保管理过程中不打农药,不使用影响天冬品质的肥料。“既然要打造天冬之乡,就要确保品质绝对一等。”
除对项目推进落实中的“不担当、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假作为”等纪律作风情况开展监督,东兴区纪委监委对涉及到的资金也加强了监督,确保项目在阳光下运行。
“通过监督,小到技术培训、土地租金、务工工资,大到村集体资金使用情况、产业项目确定情况,区纪委监委都了解得清清楚楚。”据东兴区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还将以村民为主体,要求村两委将村级党务、村务和集体资金、项目资金使用等情况公示公开,接受村民监督、收集群众诉求和举报等。
监督护航 效率更高发展更顺
除了监督,东兴区纪委监委也积极助推项目资金落地。3月18日,在东兴区纪委监委的组织下,东兴区扶贫移民局来到青台村实地考察。该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计划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划出一半用于天冬产业发展。
“有纪委作监督,效率更高,每一步也走得踏实。”青台村党委书记汪东海介绍,在镇纪委的助推下,青台村开荒近3000亩土地,去年9月种下第一批天冬,有10余亩,至今已扩至300亩。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和纪委的监督下,我们村天冬产业发展采取‘两条腿’走路。”汪东海说,第一种是村两委牵头,发动村民入股种植。村民用土地入股,苗木、肥料、管理由村集体负责,利润划分为:土地占两成,劳务工作两成,村集体四成,剩余两成作为平台发展基金;第二种模式是引进业主承包土地种植,但村两委要求其需解决一部分村民就业,同时产业发展要围绕村集体来规划。
青台村11组村民钟淑蓉,最近天天忙着为村集体的天冬分苗。钟淑蓉30年前就开始种植天冬,是村里的“土专家”,后因照顾孩子上学,且全村种植规模小,个人发展吃力,逐渐放弃了种植。如今,村里开始大力发展天冬种植,她便无偿帮助村两委鉴定种苗的好坏,分享经验。“现在政策好,村里也争取了项目,还有纪委监督全过程,我相信村里会把这个产业搞得越来越大。”
汪东海也介绍,在纪委的监督、助力下,项目稳步推进,不仅每一步都走得踏实,村民入股的积极性也高,不少村民放弃了青苗费,使村里的天冬产业在半年时间就取得很大的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