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内江

内江卫健
当前位置:内江频道  >  内江卫健  

“疾”风前行 战“疫”前线的守关人


2020-02-28 10:39:27  来源:百姓生活网

百姓生活网内江讯(黄晶)一场疫情,让这个春节里,每一片华灯璀璨的背后都附上一层阴霾。然而,来自疾控中心的防控人员朝着高风险之地,“疾”风前行,用双手支撑双手,用生命点燃生命,严格把好预防控制新冠肺炎疫情的“每一道关口”,他们的职责不是救治患者,而是让更多的人免于感染。

奔赴在流调前线的“侦察兵”



郑兴国,威远县疾控中心地学科科长。接到“疫情命令”后,立即与爱人商量,将年仅3岁的儿子及年迈的父母送回隆昌老家。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主动承担起流行病学调查组组长的重担。每天,他与流调组的同事们并肩作战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20多天没有睡一个安稳觉。当人们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而远离人群聚集地、医院、超市等高风险场所时,他们却在默默坚守,甘当“逆行者”,医院、乡村、居民楼到处都有他们的身影。他常说:我们不像医生那样救死扶伤,但疫情发生,我们就要勇往直前,冲锋在疫情最前沿。因为他深刻的明白:“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我县启动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预案以来,共诊断疑似病例6例(确诊2例排除4例),排查密切接触者97例。2月2日,我县确诊1例新冠肺炎病例,疾控中心连夜召开紧急会议,根据掌握的线索和患者个人史,研定流调方案、研判疫情,制定整体防控方案及流程。由于时间紧、任务重、流调工作刻不容缓。2月2日凌晨,顶着凛烈的寒风,郑兴国带领流调人员赶赴疫情现场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来到患者家详细询问患者父母、妹妹、岳父母,搞清楚患者去过哪里,跟谁接触过,经过大量细致的询问走访、摸排调查,最终锁定传染源、确定密切接触者范围并全部实行隔离观察和采样检测、实施终末消毒。结束现场工作,他还要连夜梳理线索、分析调查信息、撰写流调调查报告。

每天早出晚归、风餐露宿,他的身体出现异样,他硬是咬牙挺着,仍然坚守岗位。他说:我是一名防疫人员,更是一名党员,在最关键的时刻,我不能倒下,还有很多事等着我去做。

筑起坚固防线的“狠角色”

李轩,消杀组的一员。疫情发生,他便自告奋勇加入终日与二氯异氰尿酸钠和过氧乙酸等消毒制剂为伴的队伍。每日穿着沉重的防护服,背着40多斤的喷雾器,开展预防性消毒,一干就是数小时。消毒工作结束后,常常累的背也直不起,胳膊也不听使唤。无数个深夜,你都会看到全副武装的他出现在医学观察点、街道、高速服务区默默无闻地做着消杀工作。由于含氯消毒制剂具有一定的腐蚀性,长时间接触导致他的手已起泡破皮,变得红肿。他总是说:我皮糙肉厚,身体强壮,这种体力活就适合我干。

2020年2月2日凌晨2点40分,当威远确诊首例新冠肺炎患者时,已经连续两天两夜没合眼的他迅速穿戴好防护装备,一路直奔疫点:患者居住地。在凌晨4点30分到达患者居住地小区,立即着手对小区外环境、单元楼道及扶手以及患者居家室内的内环境、门把手、墙体、地面等展开细致消杀工作。等消杀工作完毕,已是早晨9点。当他脱下防护服,同事们才注意到:虽然天气还那么寒冷,但是他的衣服早已被汗水浸湿,肩膀已被勒出一道道深深的血印,手上刚好的伤疤又裂开变得血肉模糊。同事关切的问道“冷不冷?还是先休息一下,暖和暖和吧。”他却淡淡的说:没事,没事,先把工作干完再休息也不迟。换上工作服,整理填写消毒记录,指导镇卫生院、社区人员消杀、防护工作,返回单位又一头扎进新的工作。

当然,李轩也有放不下的牵挂。儿子很想念他给他打电话问“爸爸,你什么时候回家带我玩?”他安慰儿子说道:“等我们打赢了这场疫情战争,爸爸就回来带你玩”。是呀,作为一名肩负消杀工作的疾控人,疫情不灭,怎能安然退却。

直面疫情,毫无畏惧的“90后”

谁说90后还未长大,谁说90后没有担当。缪逸,一个95年的自贡小妹妹,这是她来到疾控中心上班的第一年,尽管是90后还很年轻,但她的业务能力却受到大家认可,从除夕到现在,每天坚守在应急办,收集汇总信息填写报表、分析整理上报数据、撰写起草各类文件、与库管人员清理应急物资,一刻也不得闲。当防控物资需要人搬运时,她说:我来,我力气大。听说单位抽人入户排查时,她说:我去,我年轻,抵抗力强。什么事情她都抢着干,什么事情她都冲在最前。她说:看着前辈们个个冲锋在前,任劳任怨。我们这些小年轻有什么理由不事事争先,为他们分忧解难。我们是无畏的90后,你的健康我们来守护!

这样的人、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全县的防控工作默默坚守,用自己的热度,温暖着我们的社会,用爱点亮一盏盏灯,照亮我们回家团圆的路。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