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那几天,国网内江市东兴供电公司员工邓晓刚家中的大门总会在凌晨一两点开关一次,又在清晨七八点开关一次。在新冠肺炎疫情形势严峻的时候,在内江市东兴区卫健局工作的妻子姜丹每天凌晨下班回家后,都百般疲惫。而邓晓刚,就这样静静地等着她回家。
突然有一夜,儿子坚持陪着父亲邓晓刚一起等。
凌晨两点,当妻子回家后,儿子一把将妻子拥入怀中,“妈妈,我不想死,也不想你死,我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
“我记得娘俩上一次的拥抱是在好几年前了”。中国人岁数越大越腼腆,总是将爱藏在心尖不愿表达,而这一次久违的拥抱,是儿子在很多个夜深人静时刻对母亲的思念和担心情感的爆发。
对于很多70后的父母而言,“死亡教育”还是个新词。不曾被教育,不曾被告知何为死亡何为重生,反而习惯了避而不谈习惯了隐晦。直到这一次,当疫情撞上了春节,似乎更懂得了珍惜这一世成为亲人的缘分。
2020年
一个最为特殊的新年
在疫情面前,很多亲人不得不分离两地,经受着时间和距离的考验,但有这样一群人,用自己的方式一点一滴将“坚守”写进这特殊时期的情感中,默默守护,同心奋斗。
由于这次疫情防控工作量特别大、防控难度特别高,大年初二,姜丹便加入了东兴区疫情应急指挥部,负责全区三家发热定点医院的留院就诊情况、返乡人员的监测及协调处理确诊(疑似)病人进出院的管理工作。
如果说抗击疫情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那姜丹就是冲在最前线的战士,邓晓刚内心不免担心起来。面对丈夫的担忧,姜丹说:“病毒的特殊性犹如大敌当前,总得有人为此付出,做出牺牲才能保证将病毒的侵害程度降到最低。”
于是,邓晓刚主动承担了所有家务并抽出时间接送她,在必要的时候也会帮她完成一些统计表等工作以减轻她的工作量。
拼尽全力的坚守,只为给大家带来如期而至的春天,这个春节,邓晓刚一家人虽不能像以前一样相守相拥,但这一切都可以化为“我要守护你”、“我愿陪着你”......。
疫情面前
我们都是战士
身为是一名国家电网人,邓晓刚扎根一线,和妻子一样,也是一名抗击疫情的战士,为千家万户送去光明。
春节期间,返乡人众多,作为基层供电所一线营销工作者,必须解决落实好广大客户的用电问题。
2月24日,龙兴村四台区李建学来到办公室说他家里停电了。该户在去年更换了智能卡表,由于外出打工回家时能正常用电故未在意,而后在表内的50元电费用完后到第三方缴费不成功便前来求助。
业务办理中,邓晓刚发现他腿脚不便,且近六十岁的年纪,询问得知今年他家中无年轻人回家过年,对智能卡表的操作有困难后,邓晓刚便陪同他一起回去,教会他插卡和查询电费余额后离去。
这是邓晓刚春节值班期间的平凡一幕。其实,在这个不平凡的暗夜里,有无数和邓晓刚一样的平凡人挺身而出,迸发出最耀眼的光芒。有的奋战在一线,有的坚守在岗位,有的静候在家里....此刻风雨里,全体国家电网人都是战士,与武汉同在。
保护好自己
就是对彼此最好的爱
邓晓刚的妻子在应急指挥部工作的第七天,因脸部对口罩过敏造成脸部起斑、瘙痒并伴红肿症状。于是,在她的治疗期间,邓晓刚便主动协助她完成东兴区所有乡镇卫生院及各大医院确诊、疑似病人及所有排查人员的统计和上报,由于报送数据大且保证数据准确性和及时性,夫妻两人每晚都加班到深夜。
然而,妻子的皮肤过敏情况未有丝毫的减缓,医生建议戴纯棉口罩,疫情期间各种口罩非常紧张,为了她能更好的打赢这场疫情战,邓晓刚奔走各大药房购买纯棉口罩无果。后又到处托医院的朋友找到三个纯棉口罩,来之不易的三个口罩,不能轻易浪费。每天摘下后都要将其清洗和消毒以便再次使用。
“感谢有你,你要全方位保护大家的‘光明’,这么说来你算是战士中的战斗士”。一天晚上,完成数据的上报工作后,邓晓刚妻子打趣地说道。
“相依相伴、不离不弃,你要保护好自己,就是对我们最好的爱。”邓晓刚对妻子说道。(杨泉林 邓晓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