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内江讯(周小洪)为进一步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切实加强专业支撑和科学管理,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平坦镇中心学校四举措做好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加强源头管理,全方位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
学校重视心理健康课程《生命生态安全》建设,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有心理健康知识学习经历和经过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培训的老师任教,帮助学生掌握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树立自助互助求助意识,学会理性面对挫折和困难,大力培育学生积极心理品质,全方位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
二、加强过程管理,提升及早发现能力。
做好心理健康测评工作,积极借助专业工具和手段,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健全筛查预警机制,及早实施精准干预,依托班级心理委员、学生干部等群体,重点关注学生是否遭遇重大变故、重大挫折及出现明显异常等情况。班主任每月定期召开学生心理异常情况研判会,对出现高危倾向苗头的学生及时给予干预帮扶。针对学生出现的异常情况,班主任与家长进行密切沟通,共同加强心理疏导,帮助孩子渡过难关。
三、加强结果管理,提高心理危机事件干预处置能力。
对于入学时就确定有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学生,学校组织校内外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研判,及时将干预方案告知家长,与家长共同商定任务分工。学生出现自杀自伤、伤人毁物倾向等严重心理危机时,学校及时协助家长送医诊治,积极争取专业机构协作支持,妥善做好学生突发事件善后工作。加快提升学校应急处置能力。学生因心理问题在校发生意外事件后,学校立即启动应急工作预案,第一时间联系学生家长,并在当地教育、公安等部门指导下核实情况、及时处理。
四、加强保障管理,加大综合支撑力度。
学校加大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力度,对新入职的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和技能全覆盖培训,班主任和心理健康教师每年至少开展1 次心理健康教育专题培训。学校在班主任及各学科教师岗前培训、业务进修、日常培训等各类培训中,将心理健康教育作为必修内容予以重点安排。建立健全心理辅导室,充分发挥心理健康辅导室的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