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网内江讯(记者 梅亮 梅吉雨)去年以来,内江市东兴区永兴镇在东兴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定脱贫攻坚头等大事和“三个最大”的思想定位,下足绣花功夫,全力奋战脱贫攻坚,实现了5个贫困村的精准退出和234户609人的精准脱贫,达到了全面脱贫的目标,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好评。
责任落实下功夫 熟悉政策大宣传
一年来,东兴区永兴镇党委一班人严格落实双组长制和包片领导负责制,通过召开专题党委会、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专题会、第一书记例会等,对相关工作进行了专题讨论、研究和部署。同时,严格执行工作通报、惩戒追责、谈心谈话等制度,着重监管作风的转变。尤其是对工作失职的人,该镇党委给予党纪处分1人,通报批评2人。另外,还落实第一书记例会制度,按月听取工作汇报,分析研判存在的问题,督促工作落实;新安排2名选调生和抽调2名优秀年轻村干部到镇脱贫办工作,对卢家、玉河沟、坳店等村党支部书记进行了调整,选优配强党支部带头人,充实了脱贫攻坚力量,提供人员保障。先后投入人员服务、办公用品、宣传物资等各类保障资金30余万元。
不仅如此,永兴镇党委一班人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等主题教育工作,通过党委中心组学习、组织镇村干部大会、业余自学等方式,加强干部对党中央政策、习近平总书记有关脱贫攻坚的最新讲话精神、各级党委政府相关政策要求、专项扶贫方案和其他地区好的经验方法的学习,进一步统一思想,拓宽工作思路,增强工作本领。
值得一提的是:该镇还通过入户走访宣传,召开贫困户大会等方式,加强贫困户的学习教育,让贫困户熟悉政策、知晓政策、主动领会政策,此举措受到东兴区扶贫办的一致好评,称赞永兴镇的帮扶模式走在了全区的前列。
查实村情建台账 帮扶到位见成效
“通过‘大走访’、‘两不愁、三保障’回头看‘大排查’、五级书记遍访贫困户等方式,逐一到贫困村和贫困户家中,查实村情户情,及时研究方法对策!”永兴镇党委书记程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一年来,东兴区永兴镇在“大排查”工作中,成立了专门的工作领导小组,精心制定工作方案,从帮扶部门、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员中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交叉排查组,对排查组等相关人员认真组织了培训和测试,确保全部合格上岗。尤其是在排查过程中,永兴镇按照“七步工作法”认真开展摸排,每天汇总反馈情况。据悉,共精准排查问题123条,面对这123条问题,全部录入系统,建立整改台账,列出整改措施,确定整改时限,所有问题均在规定时间内整改到位。
不仅如此,永兴镇还采用服务联系到位的方式开展脱贫攻坚工作,收到显著成效,受到上级部门的充分肯定。首先,对脱贫攻坚一线干部服务管理到位,帮助解决干部思想、工作、生活上的问题和困难;尤其是加强对32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工作队员的服务管理,全面落实驻村工作经费,积极保障他们的生活条件,确保驻村工作队在村吃住无忧;先后向省、市、区推荐表扬了优秀第一书记3名、驻村干部2名,并选送2名负责脱贫攻坚的同志到治蜀兴川递进班学习,激发工作激情。其次,与县级领导和帮扶部门的沟通联系到位。该镇积极对接县级领导和帮扶部门,向他们汇报工作中的问题和困难,全力争取他们的支持。全年累计争取到各类帮扶资金和项目资金超过3000万元。再次,对贫困户关心关怀和服务到位。该镇先后投入20余万元,多批次对建档立卡贫困户、特困人员、临时生活困难党员群众开展走访慰问,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临时困难。
精准施策抓落实 探索创新写新篇
去年以来,永兴镇认真落实19个专项扶贫方案,全力对标补差。特别是通过不同渠道,解决190余户住房安全问题;解决80余户饮水安全问题;帮助贫困户申领产业扶持基金、特殊困难救助基金等各类基金,累计超过220万元;一大批困难群众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生活用电、电视等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同时,全面抓好项目和基础设施建设。该镇全年共实施了新村扶贫、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产业发展、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基础设施建设、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项目,分属产业项目、住房保障、基础设施、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公共服务5大类18个小项,总投资2600余万元。同步推进的还有半坡、流油、陈家庙等非贫困村“畅返不畅”工程,将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另外,全力谋划集体经济发展,五个贫困村均实现集体经济收入达标;目前,正在建设的东岳、石滩、卢家等村资产收益项目和半边山村中央承接资金发展集体经济项目,将进一步提高村集体经济收益。
一年来,永兴镇一手抓精准施策,一手抓创新探索,两手抓、两手都硬,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引进香趣食品公司投资3000万元,在水口寺村流转土地32亩,建成动物油和狗粮生产加工厂,预计今年产值达2500万元。与该厂达成了长期送岗扶贫协议,在该厂专设扶贫车间1个,专门为建档立卡贫困户、三类人员和退伍军人提供就业岗位,目前安置贫困人口就业21人、轻度残疾人1人、退伍军人1人,人均月工资3000元以上。二是整合“四好村”建设奖补资金、“五保”户危房改造补助等资金35万元,在卢家村、高庙村新建“微敬老院”2座,目前集中安置散居“五保”户14户。“微敬老院”产权归村集体,由村委会负责管理,组织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种庄稼养鸡鸭,自给自足;组织社会志愿者、离退休医务人员不定期上门服务;引导“五保”老人间互帮互助,抱团养老。三是推进莲花、高庙村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投资300万元实施团山村美丽乡村建设,投资1400万元推进5个贫困村12公里通村公路建设,实施危房改造188户、易地搬迁2户;发展莲花村柑橘、高庙村李子、半坡村花椒等“一村一品”产业5500亩,扩大高界公路沿线养殖规模,投资600万元新建6家规模养殖场,发展水产3000余亩、牛羊1300余头、蛋鸡2万只,预计今年畜牧业产值达1.2亿元。四是通过宣传栏、标语、干部走村入户宣讲等形势,加强思想教育和引导,帮助贫困户克服“等靠要”的思想,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提高群众自我脱贫能力。尤其是半边山村的贫困户刘国友,还被推荐为四川省“创业致富”先进典型。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近年来,东兴区永兴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受到区委、区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好评。在取得的成绩面前,程利书记非常谦虚,他说,成绩只能说明过去,更重要的是要放眼未来。在新的一年里,我们要加快永兴镇贫困户脱贫致富的进度,达到全面脱贫的目标,谱写精准扶贫工作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