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资中县援东兴区核酸采样队
百姓生活内江讯(林久章 梅亮)在援助内江战疫的大军中,有一支特别的队伍。队员们穿着迷彩服,住着帐篷,凌晨整装出发,完成任务后“隐藏”在山野休整,这支队伍就是——资中县援助东兴区核酸采样队。
采样队驻扎的帐篷基地
9月15日,资中县人民医院派出163名医务人员,由医务科副科长李长江带队,在资中城区开展了2轮大规模核酸采集后,于9月17日凌晨3点,会师资中县中医院等其他6个医疗机构的医务人员,由县卫健局四级调研员陈平领队,奔赴内江东兴区开展大规模核酸采集。
根据疫情防控相关要求,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在银山镇某驾校训练基地紧急搭建了255个帐篷,采样队就驻扎在此。
每天凌晨三点半,队员们起床洗漱完毕,跳上20辆客车,浩浩荡荡奔向东兴区的街道或乡镇,穿上密实的防护服,为群众采集核酸。完成任务后,乘车回到银山,车辆经过严格消毒,驻扎休息,接受第二天的任务。
采样队到东兴区城市乡村采集核酸
九月的天气,出太阳时闷热,下雨时阴冷。帐篷里的环境,晴时像在做汗蒸,雨时地上一层水。躺在窄窄的行军床上,翻个身得小心翼翼。帐篷密集且不隔音,床的咯吱声、人的鼾声、野外的虫鸣声不绝于耳。最远的镇和重庆永川毗邻,坐车得用三小时。有的点位特别远,甚至有队员坐了四种交通工具才到达,晕车的不在少数,队员们开玩笑说:“坐车三小时,采集三十分。”
队员肖月强的妻子在资中县核酸检测基地闭环战疫,留下两个孩子在家,只好由姐姐照顾弟弟。刘霜从“7.26”罗泉疫情起就奔忙各地采集核酸,以至于手指都磨出了一层老茧。王胡的爱人快分娩了,为了阻断病毒传入资中的可能,只能坚守岗位,在心中祈祷母子平安。曾嘉的丈夫是另一医院的医务人员,并肩在野战部队抗疫,家中年幼的孩子没人照顾,心急如焚……出征多日,大部分队员的家里都出现了各种需要解决的问题,带队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
临时党支部重温入党誓词
临时党支部书记陈平给大家做思想工作:“全市上下一盘棋,保卫内江,就是保卫资中,我们一定要克服困难、坚持战斗,取得战疫的最后胜利!”看着临近退休的陈平同志拖着近期两次手术的身体,每天和队员们一同征战,队员们深受鼓舞,积极克服各种困难,盼着早日战胜疫情。
刚开始时,帐篷基地的洗澡、用水等设施没能及时跟上,但很快就解决了。每天的盒饭和物资发放,以及为队员采核酸等其它事务的处理,都需要人手,罗凯、曾诗尧、肖月强、朱勇、徐大盛、周述英、唐怀萍等人积极为大家服务,和其他单位的志愿者一起,将后勤保障工作做得周到细致,生产生活井然有序。大家觉得,除了下雨带来些许困扰,其他方面都挺好的。“我们时而起早,时而摸黑,一边‘夺喉’,一边斗天,其乐无穷!”临时支部宣传委员林久章在群里写下感言与队员们共勉,“遥望繁星点点的夜空也好,倾听此起彼伏的呼噜也罢,大家好好珍惜这段同吃同睡的共产主义时光……”引发了战友们的共鸣。队员左凤云郑重向临时党支部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她说:“这段经历,是我一生中最宝贵的财富!”
战友们辛苦了
9月27日,在经历了10个永生难忘的日日夜夜之后,采样队结束了帐篷之旅,驻扎在东兴区的酒店里,继续开展街道、乡镇的核酸采集工作。在这里,居住条件得到了极大改善,早上还可以多睡一个小时,队员们的干劲更足了。
10月7日,在完成了东兴区复工复产全员核酸采样任务后,采样队回到资中,县委县政府和市民隆重欢迎他们凯旋。援内战疫的20天里,采样队 413名医务人员出动5559人次,深入东兴区10个镇和3个街道办开展核酸采样工作,共采样156万人次,圆满完成了支援任务,受到了东兴区区委、区政府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来源:资中县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