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内江讯 为了传承红色基因,加深学生爱国主义情感,9月25日,西南民族大学“红色润童心队”的五名队员,利用“美育+互联网”模式,到椑南学校开展支教实践活动。
活动开始前,志愿者们利用互联网给孩子们观看《骄傲的少年》MV,再进行了自我介绍,并与五、六年级的学生们互动,伴随着激烈的掌声和满屋的欢笑,志愿者们开始了本次宣传活动。首先,志愿者聂有娥同学给学生们观看《那年那兔那些事》第四季第3话《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益教动画视频,然后提问学生:“在动画短片里你看到了什么?”刚开始有少数几个学生跃跃欲试,慢慢的大家踊跃参与。聂有娥同学也由此给孩子们介绍了一部抗战题材的动画片《那兔那年那事》,并鼓励孩子们回家观看学习。随后,志愿者虎蕊视频现场连线,带着同学们远程了解了志愿者们的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虎蕊同学说:“期望孩子们在今后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也能考上自己心仪的大学。”接着,林星伊同志带着学生学习毛泽东的《七律 长征》,学生们先自由照着学习单上的拼音读通句子,然后林星伊同学带着学生们一句一句的读,为了能更好的读出这首诗的情感,体会长征的不易,林星伊同志给学生们播放了相关阅读视频,领略了长征路途的艰辛,让学生们小声跟读。“谁能试着来读读?”林星伊同志满怀期待的问。或许是这首诗中太多晦涩难懂的字词了,只有一两个孩子颤颤巍巍的低举起小手愿意一试。林星伊同志又带着学生们一起再读了几遍诗后,迎来了虎蕊同志给学生们讲解这首诗的意思。学生们理解了诗意,虎蕊同学问:“你想对走长征的红军们说什么?”其中一个孩子说:“我要像走长征的红军叔叔一样做一个热爱自己祖国的人。”然后,龚薇同学给学生们带来一个有趣的活动“我是小小诗人”的拼贴诗游戏。学生们五六人一组,被分成了五组,五组学生灵感迸发创造出许多有趣新颖的诗。最后,虎蕊给大家讲解了红色历史文化人物—范长江,范长江新闻奖、竟夜之谈、西安事变这些词都深深的印在了学生们的脑海里。
活动进入尾声,学生们分享自己在红色历史文化支教活动中学习到的感触最深的事和印象最深刻的互动环节,随即志愿者们也送出了对同学们的寄语和小礼物,活动圆满结束。
来源: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椑南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