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 | 服务百姓 关注民生 论坛 人员查询 设为首页 返回首页

内江

文化教育
当前位置:内江频道  >  文化教育  

厚植百草青绿 深耕书香药韵


2024-11-08 12:26:28  来源:百姓生活


百姓生活内江讯(杨佳星)菊黄蟹肥,硕果累累,秋意深邃,冬色向美,探索劳动真知实践,定格协同共育瞬间。值立冬节气来临之际,为传承中医药精粹文化,引导学生树立正确劳动观,促进劳动教育与本草国学有机融合,11月5日,椑木镇中心学校积极开展“劳动最光荣”种植节主题活动。

东兴区关工委执行主任王骥、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吴贤凯、区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杨能友一行,椑木镇关工委主任潘军、椑木镇关工委执行主任陈善明、椑木镇关工委副主任黄科全和相关干事莅临现场观摩指导,与中山师生互动劳育实践,书写乡村劳作体验社会实践精彩画面,见证“以劳促教”基层教育质朴绽放,共沐传统文化洗礼,共话校园书香药韵。


校地联动关爱下代 基层根植书香药韵


本次活动深入践行“校地合作共建”,充分阐释“协同共育”,由内江市东兴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东兴区椑木镇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主办,是当地2024年青少年社会实践系列活动之一,切实传递关工委关爱下一代青少年的精神核心。中山学校主动响应尽责承办此次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向农村学校全面渗透,全力打造本土耕读文化校园标签,逐层激活劳育“?树德、?增智、?强体、?育美”综合育人功能,充分契合中山学校“以劳促教·五育并举”特色办学路线,创新诠释“花”样青春,深度彩绘“草”本校园。



作为当地劳育特色办学代表,椑木镇中山学校常年精研“劳”字,促进劳育内修外塑,结合乡野耕作元素,大胆探索实践,逐级构筑劳育体系,因地制宜开发劳育阵地,于2020年5月建成“劳动教育研学基地”,精心打造特色中草药、时令蔬菜、苗木花卉“三园一体”,陆续配备“劳动研学成果室”、“开心厨房工作坊”等功能房室,并积极营造校园环境熏陶,打造“百草园”中医药文化图鉴,大力倡导以道地药材天冬为主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全面播洒“书香药韵”,努力打造本校本草特色劳育名片,迄今已被授予“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劳动研学示范基地”等殊荣,多个相关课题申报获奖,广受社会各界好评。


打卡校园劳育地标 观摩基地草药种植


活动当日上午,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代申兵代表全体师生首先对到场的各方嘉宾表示了热忱欢迎,继而由衷感谢了关工委相关领导对学校发展一如既往的关心支持,积极展示了中山师生“筑梦劳育·书香药韵”的校园生活精神面貌,最后预祝当日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活动正式启航,来宾们展开愉快游园模式,先后打卡渗透劳育要素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宣传橱窗”、“主题墙”、“研学基地”、“中医药文化长廊”、“开心厨房”、“劳动文创陈列室”等校园劳育站点,解读时代劳育政策,徜徉中医药知识海洋,品读本草实践缩影,熏陶劳育研学环境,观赏医药物化成果,聆听药理讲解视频,领略底蕴深厚的农韵药香校园氛围,体验多姿多彩的农村耕读创编活动,品读书香药韵的国学教育精彩画面。

“各位领导老师,请看这里是中山学校依托劳育基地厚植中医药文化、深耕药理农韵研学的百草园,今天我们将为大家现场展示中草药幼苗的种植过程”,伴随着讲解,关工委领导来宾们驻足劳育研学基地,“零距离”观摩内江道地药材天冬等应季中草药幼苗在校园基地的动态种植过程,“沉浸式”体验师生学做相融、知行合一的耕植实践点滴。



学校劳动基地百草园内目前主要种植了天冬、白术、当归、麦冬、柴胡、藏红花、丹参、益母草、艾草等20余味中草药,而针对此次秋冬季种植节,学校特意补充准备了淫羊藿、紫花地丁、黄荆、天冬、黄芪等多类中草药新苗,用于活动当日的现场栽种。

种植活动开始,在老师的引领下,孩子们先学习了所种植药草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入药部位、药理作用等科普知识。随后,同学们纷纷拿出准备好的盆、铁锹、种子、小喷壶等工具,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制定计划,整理种苗,记录要点,合理分工,密切协作。



紧接着,师生们通力合作,一同翻地、筑畦、起垄,筑畦须平整,需要兼顾园内地势;起垄要注意力度,不能过浅又不能将土推散。大家抡起锄头翻地、俯下身子培苗,忙得不亦乐乎。他们配合默契,从锄地、松土、润土、除草,到挖坑、播种、埋土、浇水,一起体验了完整的种植过程,天冬、黄芪、淫羊藿、紫花地丁等幼苗最终成功“安家落户”。此刻教学相长的劳育实践动人画面,此番草本人本交相辉映的基层教育文化胜景,正是中山学校常年致力推崇、开发、创研、深造“健康中医学·药香浸校园”的积极面貌和发展态势。


草药规划发展蓝图 校园传播文化内核


“承载岐黄薪火,传颂中医经典”,认知、传承、发扬中医药文化,是校园少年肩负“医药文化强国”的历史使命,更是地方政府实践“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时代课题。作为政府规划“一号工程”、校园传播“文化主角”和中医药产业的“领头羊”,内江天冬登上时代舞台,落地生根,应运而兴。在近年党建搭台、政企联姻、科研助力背景下,“内江天冬”迎来融合趋势和蓬勃进程,助力本土中医药大健康“百亿产业”聚势赋能,实现“医药强国”。从郭北镇青台村天冬产业园区,到东兴区大健康中心天冬培育基地,从东兴老街天冬主题展馆,再到中山学校的劳动教育实践学苑,处处都有“天冬”的名字和样态,它的食药价值和市场优势,受到了甜城人的高度点赞;它的遍地开花,折射巴蜀草本经济的欣欣向荣。



而作为地方劳育探索代表,中山学校亦积极响应上级政策,与时携行,把握主流,扎根本草文化要义,拓展医学科普阵地,邀约草药健康宣讲,营造中医国学氛围,组织医药文创活动,推选草药板报书画,编创农耕主题庆典,开展医药课题联研,物化医药教学成果,参与节气校本刊发,推进药理学科融合,助力医药品牌铸造,力促校地草本联姻,深化医药产教研学,普及天冬产业形态,拓展文农旅教外延,赋能地方医药康养文教经史“现代化”。

中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代申兵表示:今后还将提升劳动研学质量,以“中草药种植”活动为抓手,继续挖掘各类社会资源,开展中医药科普教育,使中医药文化和劳动教育形成强大育人合力,引导学生厚植家国情怀,深耕传统文化自信,助推中医药文化可持续发展。从多彩实践活动中逐步培养懂药材、会耕植、爱劳动的时代少年,塑造深谙本草国粹和劳育要义的复合型栋梁之才,努力实现学校“让每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深远育人目标。

来源:内江市东兴区椑木镇中山学校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