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了电的问题,我们土地灌溉就能正常进行,后续天冬的烘干用电也不用担心了。”1月13日,位于东兴区顺河镇花祠村的内江市东兴区中药材种苗繁育中心新装了一只三相动力表,看着土地里的农作物能正常灌溉,该中心负责人李方平握着国网内江市东兴田家供电所工作人员的手再三感谢道。
2020年以来,东兴区牢牢把握国家、省、市推动中医药振兴发展契机,充分挖掘道地药材资源,发展以天冬为主的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因地制宜,探索联农带农机制,依托打造“中国天冬之乡”推动农业生产升级,振兴革命老区,助力乡村振兴。
花祠村就是其中一个代表,通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带动千余农户参与中药材种植,采用天冬粮药、林药套种等复合种植,建设天冬生态种植基地50余个,户年均收超过2万元。
为切实满足天冬种植用电需求,确保农业用电不耽误,田家所应声而动,所长刘诗军带领工作人员对基地进行了详细的电力需求调研和现场实地勘察,确定了新立电杆2基,新装三相动力电能表的方案,且简化报装业务流程,第一时间进行装表通电。
“农业生产保供电早已成为我们的常态化工作,为确保农作物正常生长,我们经常组织‘三为’志愿者服务队为百姓服务,对线路以及用电设备进行检查,保障农作物生产用电安全,助力百姓新一年收成增长。”刘诗军介绍说。
乡村振兴,电力先行。近年来,田家所充分发挥乡村振兴“主力军”作用,为农业生产开辟用电业务办理“绿色通道”,并延伸服务链条,不仅组织“三为”志愿者服务队深入田间地头,对涉农供电设备进行“义诊”,同时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消缺,聚焦供用电安全、民生服务,助力乡村经济蓬勃发展。(王旖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