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生活内江讯(张奇)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激励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奋斗力量,2025年3月20日,中共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中心校支部委员会组织全体党员开展“重温成渝铁路建设历史,传承‘一路向前’筑路精神”主题党日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实地体验和互动研讨,引导党员感悟建设者初心,凝聚教育报国力量。
以史明志:回溯成渝铁路的红色基因
8:30时许,活动首站抵达成渝铁路筑路历史陈列馆。全体党员集中观看纪录片《百年成渝路 先行铸忠魂》,影片以恢弘的叙事展现成渝铁路从蓝图到通车的百年征程。随后,跟随展览馆讲解员的步伐,参观学习了成渝铁路的建设历史,深入解读了成渝铁路如何打破“蜀道难”的千年困局,深刻感受到了成渝铁路的变化及西南铁路历史飞跃。李白笔下“难于上青天”的蜀道,在新中国成立后由共产党人带领数十万军民以血肉之躯改写历史——1952年通车的成渝铁路,不仅是新中国第一条自主修建的铁路,更为西南经济腾飞奠定基石。展馆内,党员们凝视斑驳的钢轨、泛黄的施工图,在“铁轨上的家书”“万人会战”场景复原中,感怀建设者“舍家为国”的赤诚。
车轮上的课堂:慢火车里的时代记忆
上午10时27分,全体党员登上5611次“成渝记忆”主题列车(4号车厢)。车厢内一幅幅历史照片与一件件老物件图片,串联起成渝铁路从无到有、从蒸汽机车到高铁时代的巨变。列车讲解员以《“成渝记忆”主题车厢沉浸式学习》为引,讲述铁路如何成为西南发展的“经济动脉”。22分钟的旅程中,党员们聆听车轮与铁轨的铿锵合鸣,感受“慢火车”承载的民生温度与时代韧性。青年党员教师们感慨道:“这趟‘活的历史书’,让我们读懂了什么是‘逢山开路’的志气,什么是‘自强不息’的脊梁。”
钢铁脊梁:沱江大桥的精神丰碑
11时许,队伍抵达成渝铁路沱江大桥。这座1951年建成的西南首座钢梁桥,以370.83米的雄姿横跨沱江。东兴区“红星闪耀”退役军人志愿服务队优秀宣讲员张方毅同志以《钢铁脊梁 成渝第一钢架桥》为题,动情讲述建设故事:在物资匮乏的年代,工人们仅凭肩挑背扛,在湍急江水中筑起这座“争气桥”。党员们仰望桥体铆钉密布的钢桁梁,触摸历经风雨的桥墩,历史的厚重感与建设者的智慧豪情扑面而来。
缅怀英烈:誓言回荡铁轨间
11时30分,全体党员肃立于烈士抢修沱江大桥护坡殉难纪念塔前。宣讲员深情地讲述1951年护坡抢修中牺牲的解放军战士的光辉事迹——他们在暴雨中为保铁路畅通,以血肉之躯对抗塌方,最终长眠于大桥脚下。每位党员怀着崇敬的心情,向烈士敬献上洁白的菊花。随后,党支部书记廖小霖同志带领全体党员重温入党誓词。铿锵誓言与江风交织,鲜红的党旗与镌刻烈士姓名的纪念塔相映生辉。“这些用生命守护‘钢铁动脉’的英魂,是我们永恒的灯塔。”老党员徐万彬同志在心得中写道。
赓续薪火:书写教育新篇章
返程途中,支部开展“筑路精神与教育使命”专题研讨。党员们结合全天所见所感,提出“将铁路精神融入思政课堂”“组建党员帮扶小组”“开发乡土红色课程”等10余项举措。活动最后,廖小霖同志强调:“成渝铁路的钢轨镌刻着‘人民至上’的信仰,教育工作者更要在平凡的岗位上坚守‘为党育人’的初心。”
成渝铁路的铁轨延伸向远方,红色基因的传承永无止境。郭北镇中心校全体党员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把“敢为人先、众志成城”的筑路精神化作教育创新的动力,在新时代乡村教育的热土上,铺就一条培养时代新人的“精神铁路”。
来源:内江市东兴区郭北镇中心学校